【人文讲坛】第252期讲座预告

时间:2023-08-13作者:宣传中心文章来源:人文学院浏览:1162

主题:当我们在谈论“社交媒体”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讲演人:郑肯,博士候选人,伦敦大学学院

与谈人:黄丹特聘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姚建华教授,复旦大学

主持人:李昕茹讲师,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官网

时间:2023年8月14日 19:30

形式:腾讯会议

(会议号: 700-7804-7144 密码: 111111)

讲演人介绍:

         郑肯,伦敦大学学院数码人类学中心博士生候选人。她目前的研究项目聚焦于社交媒体的后台劳动,审视互联网的工程师群体如何在日常生活设计算法的底层框架,以情感劳动的方式维护社交媒体的日常运作,通过数据“想象”用户的社会特征等等。通过对于互联网技术精英的民族志深描,她的研究探索了在当代中国普通互联网用户,技术精英与大数据算法等技术物之间的抽象又亲密的多维关系。同时,她穿梭在摄影师/摄影评论人、互联网产品经理、网红经纪人、非遗研究者等多重身份之间。既往研究以非虚构的方式出版于《数字与劳动:自由与牢笼》等图书选集之中。

讲座摘要:

         算法,元宇宙,社交媒体等等科技词汇已然成为了日常语言中最时髦的词汇。当这些词汇在重复地使用的时候,我们如何确信我们讨论是同一件事情。换言之,反复讨论,本身就制造了更多概念层叠的的混乱与迷思。作为人类学家,我们究竟是生产了“现象”本身,制造了“研究对象”本身,还是成为了在概念游戏中的隐形人,抑或是我们卷入了表征的政治而浑然不觉?在本场分享中,我试图通过我的研究课题,“社交媒体的后台”(The Backstage of Social Media)在探索这些问题:社交媒体,作为一个概念,如何在纷繁的现象与异质的人群中逐渐具体化与抽象化,它如何在学术圈,科技大厂,研究者自身的人生轨迹之间穿行,它如何由一个空洞词汇,沉淀为不同人的生命轨迹与科技物质残存,如何被“表征”在公式化的学术论文之中而被赋予了某种审美属性,又如何逃避被“刻奇”(Kitsch)的命运?我的田野将呈现“社交媒体”是如何深嵌入当代中国都市生活之中的:年轻的工程师,交互界面设计者,内容审核员等等不同的技术精英是如何被席卷到社交媒体的日常设计,运营与维护的工业链条之中,以及更为宏大的资本逻辑,审核文化与知识模型的全球化洪流之中。我试图将“社交媒体”视为最为日常庸俗之物,来探寻它与社会之间的交错与断裂。